气象局因未能准确提供天气状况信息,导致遭遇水灾的数千灾民被困、救援行动也难以进行,成为众矢之的,该局总监莫哈末希尔米坦承这方面的延误,但气象预测并非想像般简单,民众不能将责任全归咎该局。

《马来西亚前锋报》报导,他指出,气象预测需要1至3天时间,也会随着豪雨情况变化,世上没有准确的预测方式,分析过程相当复杂。

“最近发生的情况有很多因素造成,如台风‘雷伊’(Rai)影响,以及移动难以预测的热带低气压。”

莫哈末希尔米说,即便东海岸州属处于早期阶段,但该局在12月11日至19日,共发布了16次连续豪雨警报,且预计热带低气压将在15至17日左右来袭,但最终提前在16日晚上登陆,前往西海岸及进入马六甲海峡。

他提及,该局已提前发布东海岸的预测,西海岸则在12月17日发布,实际情况发生于18日晚上。

“参考美国监测中心(数据),(热带低气压)预计通过丹州和登州登陆,然后侵袭霹雳、槟城和马六甲海峡。当时情况非常困难,美国的世界级气象模型很长时间无法预测,但我们向东海岸和沙巴发出警报。”

他说,低气压越过陆地时会变弱,也因越过山脉而不会造成很大影响,所以台风监测中心在17日早上11时,不再对热带低气压进行分类,但监测有些错误;该局发现低气压的迹象,且正在恢复力量,所以当天还是发布了警惕等级的豪雨警报,且季风暴雨增也加了热带低气压的强度。

他也说,由于预测和警报仅在最后一分钟获得,所以不能怪罪救援团队。

大众事后才找气象资料
莫哈末希尔米指出,12月18日发生水灾时,气象局点击量超过200万次点击量,这代表公众只是在事发后才寻找资料,也就是常说的事情发生后才觉悟。

他说,过了一段时间,人们就开始忘记,减少获取气象信息。

“由此可见,公众对这件事的意识确实很低,所以我们积极以各种方式提高觉醒。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,就通过线上方式进行,包括邀请专家、国家天灾管理机构和水利灌溉局官员通过面子书、网络研讨会讨论有关灾害管理和如何应对东北季风,大众也可参与。”

莫哈末希尔米说,东海岸居民对天气更为敏感,因为水灾每年发生,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“由于通常只发生闪电水灾,大水灾鲜少发生,因此西海岸居民的意识非常低。所以我们都需要吸取教训。”

莫哈末希尔米指出,气象预测有准确和不准确的时候,各个国家都面临同样问题,且与四季国家不同,大马的气象预测更具挑战。

他说,在英国、澳洲或其他欧洲国家都受段落制度影响,英国的天气变化连贯,但我国没有明确的动向或模式。

“不可能早(预测),因需要依靠技术,这不仅是我们,也是全世界气象学家面对的限制,所以才会与英国合作,鉴定影响力大的气象。”

他说,我国也有与中国、印尼和其他国家合作,商讨预测天气的方法,充分利用从其他国家获取的知识。

他也说,世界上没有任何系统可以准确预测天气,如果有的话,早已入手;目前使用的是发达国家创造和使用的产品,所获得的数据将用于评估和预测。

另外,莫哈末希尔米说,该局使用国内外的气象模型分析和对比数据,表明不能仅单靠本身的模型,独立工作,避免出现争议。

他补充,该局是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,与所有成员共享数据,这有助了解在其他国家发生的情况会否影响我国天气。